抗癌五年她在《造城者》杀青宴上按下生命快门

发布时间:128 阅读次数:128

  5月21日清晨演员辛柏青的微博让整个娱乐圈陷入静默:“媛媛平静地走了,但她的笑容会永远陪着我们。”这条不足百字的讣告,揭开了朱媛媛与癌症抗争五年的隐秘岁月。就在16天前,这位国家一级演员还在《造城者》剧组举着鲜花庆祝杀青,烫着大波浪头的她对着镜头说“高雪梅的人生永远潇洒”,谁也没想到这竟是她留给世界的最后台词。

  《造城者》剧组人员回忆,朱媛媛的保温杯盖上贴着“按时吃药”的便利贴,化妆师要用三层遮瑕掩盖化疗带来的面部浮肿。有场零下7度的雨戏,她裹着羽绒服淋了三个小时,导演喊卡时浑身发抖却说:“再来一条更真实”。这种藏在角色背后的坚韧,恰如她饰演的商界女强人高雪梅——戏里建造商业帝国,戏外搭建生命尊严。

  抗癌五年间,病房成了她的“第二片场”。化疗时给病友模仿剧组趣事,把止痛药说明书折成便签纸记台词。2021年拍摄《我的姐姐》期间,刚做完第六次化疗的她,在休息室常备止痛针,却把姑妈留学苏联的俄语独白背得字正腔圆。正如她在抗癌日记所写:“表演是止疼药,角色是呼吸机”。

  1993年那个改变命运的清晨,青岛姑娘因为睡过头错过教育局报到,阴差阳错踏上中戏求学路。这个“迟到”的偶然,让中国影视多了位“国民媳妇”:从《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》里晾衣服都带着烟火气的李云芳,到《家有九凤》中挺着孕肚穿梭胡同的初七凤,她把市井女性的悲欢演成了时代标本。

  在流量至上的年代,她始终守着演员的本分。为《送你一朵小红花》里3分钟的菜市场砍价戏,她连续七天凌晨蹲守早市,观察摊主围裙的褶皱走向。正是这种“笨功夫”,让她饰演的抗癌母亲陶慧颤抖着夹菜的画面,成为影史经典——后来观众才知道,那颤抖源自真实的病痛。

  确诊卵巢癌三期后,朱媛媛把病房变成教学现场。治疗间隙整理出《演员的自我修养2.0》手稿,扉页用红笔标注:“戏比天大,但生命才是永恒主角”。这份临终托付,让后辈演员马伊琍含泪写道:“您教会我们的不只是演戏,更是如何体面地活着”。

  2023年参演话剧《海洋传奇》时,她坚持素颜上台,指着脸上的斑痕说:“这才是真实抗癌者的勋章”。这种“向死而生”的创作理念,让她在遗作《造城者》中设计的“商业帝国临终托付”剧情,成为现实预演。

  在丈夫辛柏青的记忆里,妻子总哼着青岛小调给群演讲戏。拍摄间隙教群众演员“擦玻璃时偷看老板”的细节,后来被导演用作长镜头语言。这种把龙套当主角的较真,恰是她的人生注脚——即便生命进入倒计时,依然认真对待每个“镜头”。

  她给年轻演员的临终赠言,成为行业警钟:“别学我怎么演戏,要学我怎么活着。”这句话撕开了影视圈的残酷现实:近五年超20位中生代演员因过劳致病,但行业仍沉浸在“带伤上阵”的畸形审美中。

  当《造城者》片头打出“特别纪念 朱媛媛”时,观众将看到最特殊的“演技教科书”——那些咬牙坚持的镜头、强颜欢笑的瞬间,都是真实生命迸发的艺术之光。正如她在最后一条微博写的:“高雪梅的人生永远潇洒”,这朵永不凋零的小红花,终将在银幕内外永远绽放。

 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  美国6月ADP就业人数减少3.3万人,预估为增加9.8万人,前值为增加3.7万人

  上海东方枢纽投资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、副董事长徐孙庆被开除党籍

  难以置信!网传深圳辅警一岗位招聘32:1932,总报名人数超40000

  福建一学校回应“受资助学生家中装修豪华”:那是舅舅家,其父已去世,母亲带三个小孩很辛苦

  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